首页 资讯 正文

98岁抗战老兵胡克祥:保卫横堤多次击退日伪,7年后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

体育正文 240 0

98岁抗战老兵胡克祥:保卫横堤多次击退日伪,7年后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

98岁抗战老兵胡克祥:保卫横堤多次击退日伪,7年后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

文/图 湖北日报(húběirìbào)全媒记者(jìzhě) 王际凯 通讯员 马世超杨诺伟 实习生 李芷依 “答答、嘀答,这是起床号;滴答答、滴滴滴,这是冲锋号(chōngfēnghào)……” 5月15日,在湖北省军区孝感离职干部休养所的一个小院里,对于80多年前的那(nà)一幕幕,98岁(suì)的抗战老兵胡克祥记忆犹新。 13岁入伍、18岁入党(rùdǎng),参加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……这位老兵的(de)故事,令人肃然起敬。 放牛娃参军(cānjūn)成为司号员 胡克祥1927年出生于汉川沉湖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家中兄弟4人,他年龄最小。因(yīn)父亲早年因病去世,他从小就在一户(yīhù)地主家放牛(fàngniú)。 全面抗战爆发(bàofā)后,胡克祥目睹日寇(rìkòu)抢劫掠夺,无恶不作。那时,孝感(xiàogǎn)各地抗日群众运动风起云涌,宣传团体(tuántǐ)如雨后春笋。应城“抗敌后援会宣传队”、汉川“青年抗日救亡协会”、安陆“巡店民众抗日宣传队”等社团深入集镇农村,向群众宣传抗日。 1940年,13岁的(de)胡克祥和两名小伙伴一起放牛、捡(jiǎn)粪。在一处(yīchù)小院,他们听到抗日的歌声,看到一些年轻人在操练。此后连续几日,他们都会来到小院,跟着那些年轻人一起唱歌。 “想参军吗?”“想!”为了加入这支队伍,没有达到年龄(niánlíng)的胡克祥虚报了几岁,如愿入伍。事后(hòu)他才得知,这支队伍是湖北抗日游击大队(后被编入(biānrù)新四军第五师)。 让胡克祥没想到的是,“军装(jūnzhuāng)还没有穿上身(shàngshēn)”,下午就遇到日寇的扫荡。“我们刚把背包放下(fàngxià),敌人就来了。我们没有配枪,只能跟着队伍跑。那晚,我们一夜没合眼。”胡克祥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。 因为(yīnwèi)年纪小,胡克祥被(bèi)分配到天汉沔指挥部学习吹号(chuīhào)。他还记得,当时他们的(de)教员是国民党军队的俘虏,号谱也是国民党军队使用的。为了将号谱为我所用,他们对号谱进行了改编。“比如,原来的起床号,我们改编成冲锋号。原来的熄灯号,改编为前行(qiánxíng)号。编完之后,交由部队统一使用。”胡克祥回忆。 在战争中,通信员、司号(hào)员、指挥员都是敌方狙击手“特别关照的对象”,号声响起,也就(jiù)意味着自身暴露。他所在的司号排有(páiyǒu)十几名战士,大多数都牺牲在战场上。 胡克祥(xiáng)(右)与战友合影。 胡克祥(右(yòu))与战友合影。 90多人(duōrén)的部队仅幸存6人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胡克祥经历(jīnglì)大小战斗无数,印象最深的是保卫横堤的那次战斗,发生在1942年夏季(xiàjì)。 针对日寇的(de)疯狂扫荡、清乡,抗日(kàngrì)根据地军民采取分散游击、集中优势兵力(bīnglì)各个击破的战术,寻找战机,主动出击。1941年4月5日,奉中央军委命令,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正式整编为(wèi)新四军第五师,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,全师15000余人,司令部设立在大悟白果树湾(wān)。 1942年夏季的(de)一天,胡克祥所在部队奉命保卫汉川沿汉水的一个(yígè)横堤,横堤后方就是新四军某部的医院、被服厂和指挥部。凌晨3时许,几十名日寇和200多名伪军携带(xiédài)武器突然发起进攻,胡克祥所在部队90余人负责阻击。“我们当时已经睡了,听屋外(wūwài)的哨兵大喊,枪就响了。”胡克祥回忆,大家(dàjiā)跑到一个丁字路口,旁边就是湖堤。后方,敌人机枪嗒嗒地响,3发子弹打到营长(yíngzhǎng)的右臂(yòubì)。“右臂已经无法摆动,营长忍着剧痛继续战斗,最终带着我们突出重围。”胡克祥说(shuō),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,敌人一次次进攻,均被我军打退。 胡克祥说,当时大伙又(yòu)累(lèi)又饿,不得已退守到一个村庄,敌人趁机围了(le)上来。剩下的13人咬牙突围,最终(zuìzhōng)幸存的只有6人。那一仗打得虽然艰苦,但保障了后方部队安全(ānquán)撤离。“战斗结束后,有传言说‘胡克祥被日本鬼子打死了’,导致母亲多日以泪洗面。直到1949年我路过家乡,家人才知道我还活着。”胡克祥说。 在行军途中,胡克祥身上曾长满疥疮,“走路像刀子在割,疼得边走边流眼泪”。尽管备受(bèishòu)煎熬(jiānáo),但胡克祥依旧没有停下脚步。 疼痛可以忍耐,突发的痢疾,则让胡克祥掉了队。他说:“那一次,我(wǒ)上吐下泻,部队首长见状准备让我留在地方治疗。最后多亏了一位(yīwèi)老乡用偏方为我治好了病(bìng),我这才跟上了大部队。” 参与制定(zhìdìng)上甘岭战役作战计划 “在部队,我吹(chuī)的是长号,声音很大,覆盖范围很广(hěnguǎng)。”胡克祥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比画。 在中原突围过程中,为了让行军至河南淅川(xīchuān)荆紫关的新四军第五师三五九旅停止前进,首长对胡克祥(xiáng)下达“马上吹号,让他们停下来”的命令。胡克祥说:“那时(nàshí),三五九旅距离我们有9公里。我憋足劲吹响长号,很快,三五九旅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(jiǎobù)。” 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。在武汉某军校担任教员的胡克祥,接到赴朝作战(zuòzhàn)的命令(mìnglìng)。之后,他作为军事科研小组成员,被派(pài)到朝鲜研究敌方作战方式方法以及战场环境等战略部署,参与制定上甘岭战役(shànggānlǐngzhànyì)作战计划。 “官兵勇敢,工事坚固,指挥(zhǐhuī)得当,供应不缺,炮火猛烈”,这是毛主席对上甘岭战役的总结。胡克祥说:“志愿军用‘钢少气多(duō)’的部队打败了(le)‘钢多气少’的敌人(dírén),靠的是官兵们英勇作战,我们只是起了辅助作用。” 独立自由奖章(jiǎngzhāng)、解放奖章、独立功勋荣誉章、华北解放纪念章、解放东北纪念章、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……在胡克祥家中,这一枚枚勋章、奖章、纪念章,诉说着老人不平凡的戎马生涯。他说:“和(hé)那些牺牲(xīshēng)了(le)的同志相比,我们已经很幸福了。希望(xīwàng)这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,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。” 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(jí)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(shíyòng)的便民(biànmín)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98岁抗战老兵胡克祥:保卫横堤多次击退日伪,7年后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